常看到買方拿著自己感興趣的物件,問親友、問仲介、問網友:"這間房子OK嗎?可以買嗎?"。買房是動輒千萬的決定,多方詢問他人的意見是正常的,但...
與其去問別人這間房子可不可以買,倒不如問對方:"這間房子有什麼缺點是該注意的",這問題會來得比較實際。為什麼?因為每個人喜好不同、看事情的切入點就不同。他認為不好的條件,不見得你本身會介意。
再者,講一個不中聽卻不得不面對的事:
現在可挑選的房子,對於早期就購買房子的人來說,條件並沒有很好。換言之,以前(連考慮都不考慮)的E級物件,放到了現在,竟成了市場的A級物件當紅炸子雞。不為什麼,只因為條件在前段班的房子沒有釋出,於是後段班的房子RANKING就往前了。
在歷經這一兩年市場的洗禮.我們也發現不再能建議顧客"能不能買"這件事。因為深怕他要是錯過了這間,下一次釋出的房子條件不僅更差、而且還更貴。這樣就耽誤對方了。
--
總結:
1.如果"你有喜歡+抗性都完全知悉瞭解+價格可負荷",就買了吧!
2.不同時期,自然就會有不同條件與價格。有機會在看了100間房子後在做決定的人,跟只能看個20間再做決定的人,兩者對於市場的見解與條件接受度自然不同。
要堅信:"買房子是一件講求緣份的事。你剛好在這個時間點興起了買房的念頭、你也剛好在這個時間點存夠自備款,緣份到了,任何決定都是最符合時宜的。無須跟別人比較"。